判断食物好不好吃 有四个要素

《日本经济新闻》称,许多“吃货”认为,吃美食是一种幸福,可以放松自己,让自己更有精神.但是,对于“好吃”这个问题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。有人觉得好吃,有人可能不这么认为。人体如何判断某种食物好吃不好吃?

其实判断一个东西是否好吃,严格来说是一件比较神奇的事情。纵观自然界,其他动物对食物并没有特别的好恶,就像世界上不可能有讨厌竹子的熊猫,但人类会因为个人喜好的不同,对同一种食物产生不同的判断。

为什么人类和其他动物不一样,因为他们都是动物?是什么决定了人类对食物的偏好?京都大学农学研究所味觉偏好研究专家富木恒是这样解释的:“人类对于食物的爱好不仅有‘生存’的共同目的,还有‘享受’的目的。这种享乐目的在丰富人类生活的同时,也引发了很多麻烦。但食物是否美味,有四个因素影响人类的结论。”

第一,生理影响

这种影响是人类作为一种生物为了生存的需要而产生的,更接近于生物的本能,是所有动物的需求。更简单的说,就是因为食物中含有人需要的营养物质,所以人会觉得好吃。比如大量出汗后,人类很容易觉得咸的东西味道更好。从大脑功能来看,一般认为是下丘脑等与本能直接相关的部位作用的结果。

相对于第一个因素的生理影响,第二个和第三个因素更是人类大脑皮层做出的特征性判断。

第二,文化影响

俗话说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”,人类会对自己从零食中习惯的东西产生偏好。比如他们在外地吃当地的食物,会觉得特别好吃。更简单的说,是一种习惯性需求,也就是所谓的“妈妈的味道”。

第三,信息的影响

一般来说,人的判断会受到信息的影响。比如我们会很自然的认为高价的酒更好喝,或者正宗的美食更好喝。这些根据智力判断食物能否打开的做法,是人类独有的。此外,虽然从生理学角度来看,酸味和苦味的食物是“有害成分”的标志,应该避免,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人类会认为征服这些“危险的味道”,做出美味的食物是一件充满兴奋感和成就感的事情,这种思维方式也是人类独有的。

第四,狂热的影响。

是不是很多人都觉得,虽然知道某样东西吃多了不好,但还是忍不住伸手去拿,直到吃完?这种特征并不是人类独有的,但是人类精致的食物会让人类更明显的表现出这种影响。

一项研究表明,如果用普通食物喂养老鼠,老鼠吃饱后食欲自然会受到抑制,但如果用精制食物喂养,老鼠就无法自行停止进食,越来越胖。这也是狂热的影响对人类造成的健康威胁。

我们之所以不能停止伸手拿食物,是因为大脑中被称为“奖励系统”的神经回路在工作。白糖和油都会强烈刺激这个神经回路,给人说不出的快感,越吃越停不下来。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,“糖和脂肪是支持动物生存的重要能量来源,感受美味的能力也是维持生命的。”然而,为了追求大脑的快感,人们吃的糖和油越来越多,新的健康威胁出现了,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肥胖,患有各种慢性疾病。"

这篇文章是在日本经济新闻(www.nikkei.com)翻译的,这是我们(www.nikkei.com)的特色。未经书面授权,请勿转载。

最新食品产品代金券免费领 > > >  领淘宝券   领京东券   领拼多多券

最新更新

关于爱裙哥|联系我们|免责声明|网站地图

  鄂ICP备12009513号-2 鄂公网安备42120202000528 Copyright © 2012-2024爱裙哥 版权所有